首页 > 书籍大全 > 01.白话佛法【全】 > 视频开示全4册 > 视频开示(二)

证悟空性 照见五蕴(第三十九集)

发布时间:2023-05-08 浏览:

证悟空性 照见五蕴

记得上一次师父跟大家讲过空、空性,很多佛友反馈说深了一点,但是听得懂,很喜欢听,所以师父今天再跟大家稍作一些介绍。

空是什么?空不了的,让你脑子里空,你空得了吗?因为你的八识田、七识田、六识田中有很多杂念和意念,你根本完全空不了。那么怎样空呢?就是要一步一步、一点一滴地把八识田阿赖耶识中的那些无明习气、无明烦恼、无明的障碍和过去生中的业障,慢慢地全部清空,就像搬家一样,一样一样地解决,一样一样地搬出来。等到搬空之后,你就彻底地无相,想通了。不会再想不通这些事情,就会无相。

师父跟你们讲过,一个人任何事情都不著相,就是根本没有想过“这是好事情,我要去做”;连想都不想就去救人,从来没想过“我要去救人”,救人就去救了,救人本来就是学佛人应该做到的;一个好人就是要做好事,那这就是做了像“无作”一样,心中有愿力就像没有愿力一样。举个简单例子,你们每个人曾经都跟菩萨许愿说“我吃素了”,愿许过了吗?许过了。吃素之后心中想通了,“我吃素了,天天吃素”。当你每一天在吃素的时候,会不会想“我今天又吃素了,我今天又在行自己的愿了”?你不会想,因为你觉得吃素已经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,吃素已经印在八识田中了,是学佛人应该有的慈悲,这就是无相。无相之后就会无作、无愿。

这就是师父告诉你们的,自然的空是最高境界。自然的空——我们不能在自己心中希望拥有一个空,“我要空啊,我要空啊”,空不了的。自然地做好事,那是真的做好事;自然地去帮助别人,那是真的帮助别人。逼着自己说“我要做好事,我要帮助别人”,那你还是在“作”,还是“有作”(“无作”就是自然),照不出空性的。你说“我要把自己的心完全掏空”,你有这个“要把自己掏空”的心,就还是有心;很多人说“我要成菩萨”,你还是有这个“要成菩萨”的心。很多人已经天天在做菩萨的事情,他没想过“我要做菩萨”,但是他天天在做菩萨的事情,这就是空的妙用,这样你能够得到更大的功德。

所以,光明境界就是无作。一个人的境界到了一定光明的程度,就像一个人,别人见他进来——好人;班级里一个同学进来了,大家一看他,这个人成绩好,因为他到现在天天成绩都很好。这就是已经“无作”了,没有必要今天进来的时候跟大家说“你看我成绩多好”。我们如果在有作的修行中,就是有修有证,其实还是一种有为的修为。“我在修,我有认证,我有证悟”,你还是在证悟中。佛的证悟是不要去“证”的;而证悟空性还是在证悟当中。菩萨的空性无需证悟,他一定是般若空性,所以无作就是无修无证。得道的人,无论他怎样坐,怎样站,即使跳起来,他也是得道;坐下来,他也是得道之人;走路,他也是得道之人;肉身结束了,他的法身不生不灭,他还是在得道中。

大家明白这些道理,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空性。师父跟大家讲的,怎样能够达到空、无相、无作。天天做这件事情,做得熟了就像没做一样;天天接电话帮助别人,突然之间有个人说“你接电话,你在帮助别人,你在度别人”,他没感觉,“我天天接电话,我天天在帮助别人”。无相、无作,你的意识中自然就空了,因为你的意识完全在空性中,因为你天天在做着善事,在帮助着别人,你的意识解脱了,进入了空性,自然就入道了——入到佛道了。这个人365天每天在做好事,每天做一点点好事、两点点好事、三点点好事……等到一年下来,自然就入“好人”了。一个同学每天做好事,一年下来,评他“三好学生”,他自然就是“三好学生”,他“入道”了。他进入了“三好学生”,就是因为他每一天的变化。

我们学佛,无论大乘、小乘(“乘”过去讲实际上就是船,大乘、小乘就是大法船救众生、小法船保自己),无论何种宗教门派,其实归纳起来最后都是求解脱。哪个法门、哪个宗派到最后不是为了求解脱?学佛到最后是为什么?就是想解脱自己的烦恼痛苦,解脱自己的业障。那么什么是解脱呢?很多人以为“我要解脱,我要用功”,用功不是解脱;很多人说“我要解脱,我相信菩萨”,信仰不是解脱。什么叫解脱?解脱就是用你九识田中的佛性产生出一种空性的智慧和般若,来影响你的阿赖耶识(第八识)和末那识(第七识),慢慢进入你的第六意识感官意识中。慢慢地,你就会懂得一切都是苦空无常,而这一切本身就是空的,都是虚幻的。当你明白了这一切,你学佛的伟大成就就开始了,因为你进入了佛的境界。所以一个人只要能够进入佛的境界,他就是人间的佛。

学佛不是拜拜佛、迷信,或者求求菩萨保佑家里好、一种福报,而是解脱。它不是迷信,是智慧地解脱,让人能够完全放下烦恼。如果今天还放不下,就不可能精进,也不可能忍辱;今天放不下,就脱离不了人道的六道轮回,所以你的境界永远不能提升到正信正念。正信正念和智慧有什么区别?有正信正念的人怎么会没智慧?“我坚信这是一条正道”,如果连这种正的信念和念头都没有,怎么能够得到菩萨的般若智慧?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。要离心意识参悟佛。师父跟你们讲的就是要离开自己的外心。离心就是离开一些杂念、杂心、凡心、烦恼心、忌妒心和一些不好的心态来参悟佛法,叫“离心意识参”。修到最后,连内心的意识都没了,来参悟佛法,那你就是空性了、参悟了。这些都是佛法的妙用。

我们要懂得这些,慢慢地就会懂得管住自己的六根。佛学把我们的生命分成六个工具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对外尘(外在的六尘)来讲,是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。佛法又把我们分成了五蕴: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。师父告诉你们,我们每一天的六根会接触外尘:眼睛会接触色(看见的),耳朵会接触声音,鼻子会闻到香味,舌头会有味觉器官,身体会有接触的触。人外表的六根相对于外在的六尘(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),在接触中产生了正念,你就是正信;你接触外尘产生了邪念,就是邪信——不正信。怎样来辨别这些,让我们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不去接触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;就算接触了,我们也能克服它,知道哪些是对的,哪些是错的?那么就是要用我们的五蕴。要懂得五蕴,要把五蕴完全识透,懂得它的道理,就可以悟道了。《心经》里有一句话叫“照见五蕴皆空”,你们因此就知道“五蕴”在学佛人的境界上是多么重要。

唯识宗主张万法唯识,也就是说,无论这个世界上发生什么事情,都是意识产生的变化。将这个物理世界和精神的生命合在一起,就分成了八个“识”,这又是另外一个系统,所以佛法界讲“八识田”。在你八个意识中,第六意识是你对外接触的第一的思维意识,实际上一般经常谈到的是第六、第七、第八意识,一般我们不谈第九意识。第六、第七、第八意识,唯识论就将其作为都是由心而起的。比方说,第六意识的感觉是不是心?“这个东西很热”“很好”“现在天冷”——这是心的意识吧?第七意识,“他是好人,我就很喜欢他”“他是坏人,我就很恨他”——辨别意识,是不是也是唯心?当这个意识已经在你内心深处不可磨灭了,已经存在你内心的八识田中了,那么是不是你的心识存在?没有你的心识存在,第八意识是不可能存在的,所以唯心。唯识论就是讲一切万法唯识——即你的意识。

八识(第八意识)为心王。什么是心王?进入了你的八识就很难改变,好的坏的全在你的内心中了。你的第八意识认为这是坏的,可能现实社会中是好的,但你不知道它是好的;你的第八意识觉得这个东西是臭的,别人吃了都很香,你仍然觉得是臭的,因为在第八意识已经固定了,所以你不会觉得它是香的。这就是人与人一种观念的区别。当你经常犯错,别人的第六意识受到刺激之后,第七意识的辨别识慢慢知道了,然后进入第八意识,就很难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。所以不能经常轮回地做错事情,不能经常轮回地许愿“我发愿,我再也怎么……”人要有骨气。你们有多少人都跪在菩萨面前发过愿,改了吗?你们看《佛子天地游记》中很多人被拉下去,说他们曾经学过佛,曾经想改过,但是最后没有改。为什么?劣根性。

师父跟你们讲,心王就是八识,千万不要进入第八意识。因为你的心就是你的意,人家说“这件事情你的心意如何”“你想过吗?你最后的意念是怎么样?”这个意识其实就是讲的第八意识。把心的意识的三个层次做一个分类、比方:你的心是大海,意念就像大海里的波浪,一个意念连着一个意念,你的思想不停,你的意念不停,在“大海”里,在你的心中翻起层层波涛,就像海面上的浪花一样。所以菩萨让我们要懂得万法唯心,万法唯识。无论如何,要守住自己的心。菩萨再三地让我们要修心,一开口就是修心;修就是修证,如果你能够把自己的心修证了,那你修心就成功了。

所以空、无相、无作和你的心、意、识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连带关系。你想想看,你空了,你的心要空;无相,就是你的意识、意念要无相;无作就是你的意识中“我没有做过”。师父给你们举个例子,比方说你的心想去占人家一个便宜,你的意念中又在想“这个很正常,占他一个便宜又怎样,他也占过我便宜”,然后你的意识就开始产生一种行为——“那我就去做了,我就去对他怎样了”,这个“识”就成功了。心、意、识与空、无相、无作又有什么关系?如果你不对这个人有意见,不想去占他的便宜,你的思维中觉得都是平等的,不应该这么做——空了。空了之后,你就觉得“他像我的兄弟姐妹一样,所以我不能把他看成一个坏人去惩罚他、对他不好”——你无相了。无相之后,你怎么会对他有一些作为,怎么会去对他不好呢?这就是关系。这就是师父跟你们讲的,“无作”——不去做,因为你的心不想做,所以你就无作;你的心空了,你就不想做了。但是很多人心没空,就会去做很多不好的事情。你的心哪怕还想着善,说“我要去帮助他,因为他被别人告了,因为他受到委屈了”,你有心想去帮助他,你一定会有作,那么你可能就走偏了。因为这个被人家告的人也不是个好人,他长期以来欺负、辱骂别人,最后才被人家告了。如果你去帮他,实际上你进入了他的因果中,所以你的心识还是走偏。

怎样空?佛教到后来,让我们不思善、不思恶,因为人间的善和恶都不是我们能衡量的,那是一种因果。怎样能懂得这些道理呢?要产生无量的智慧。菩萨告诉我们,要解脱,才会入“不二法门”。如果你今天入“三解脱门”,就会入“不二法门”。空、无相、无作,随便由哪一个法门证入,只要一门深入,就会增长智慧,开悟明性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空、无相、无作,这是“三解脱门”:你能够空,就会无相、无作;你今天能够无相,一定会空、不去作——无作为;你今天无作为,一定是想通了、空了,一定是无相,那无相布施就开始了。

有时候人很难理解佛法,佛法中有句话是“妄想就是般若”。很多人根本不能理解,什么叫“妄想就是般若”?妄想难道会成为般若吗?实际上,知妄想是空,妄想即是般若。因为妄想了之后,你知道这个是妄想,你得到了空性,就拥有了般若。如果你执般若是有,你觉得“我有智慧,我有佛陀的智慧”,你执著于“般若是有”,那么般若即是妄想。希望大家要懂得这些佛法深奥的理论。

师父简单地解释一下。“知妄想是空”:你知道这件事情不好,不能去做,“空”就是你理解它,知道这件事情不好,那么你认为它不好,不能去做,你是不是有般若智慧?有了。那么“执般若是有”:“我这个人就是能够懂得什么可以做,什么不可以做”,你知道什么可以做,什么不可以做啊?你执著于般若,般若就是妄想;你这个智慧也是妄想出来的,不是真正的解脱。所以佛法的高妙之处就是在于境界的提升,而且这个境界一直在往上升,达到无上正等正觉。

目录
点击标题跳转;点击目录关闭
.
.
上一篇
远离忌妒 超越自我(第四十集)

更多相关内容 敬请点击下方链接

更多推荐

  • 前言
  • 提起正念 远离欺骗(第三十一集)
  • 观念 净念 无念(第三十二集)
  • 行善若水 行愿若山(第三十三集)
  • 自性不迷 众善奉行(第三十四集)
  • 不入名相 若见性者(第三十五集)
  • 中观中道 三解脱门(第三十六集)
  • 空性究竟 般若亦然(第三十七集)
  • 解脱是智 生光生慧(第三十八集)
  • 证悟空性 照见五蕴(第三十九集)



  • 【〔视频〕悲心宏願 遍滿人間】
    【〔视频〕正信正念 慧命长存 ——恩师卢军宏开示集锦】
    【〔视频〕法门初学者功课 + 上心香步骤】
    【〔视频〕经文功效合集】
    【〔视频〕经典组合念诵指南】

    【〔视频〕经典组合简介】


    手 机 APP 下 载

    App下载地址

    安卓点击下载:

    下载地址一下载地址二


    (点击二维码图片跳转下载地址)


    感 恩 分 享   功 德 无 量


        恳请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慈悲,龙天护法诸位佛菩萨慈悲!

        在此篇文章的编辑、整理、分享过程中,如有不如理、不如法之处,恳请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原谅、诸位佛菩萨和龙天护法菩萨原谅!

         祈求观世音菩萨慈悲加持保佑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人,都能够在心中种下一颗菩提种子,结下一份善缘,消业障、开智慧!

        如果您觉得此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动动手指转发到朋友圈或者推送给您需要的朋友。 感恩您的善举,随喜您的功德。也许正是您不经意的一次转发刚好可以帮到有需要的人 。